多讲讲老百姓爱听的『炕头话』
田恩中
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深感文风连着作风,新时代新征程,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摒弃假、大、空、套、虚的新老八股文,要讲实话,讲真话,讲老百姓爱听的炕头话,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文章千古事,得知寸草心。
一要以情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情地讲述了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了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半床被子可以彰显出共产党人的本色。要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写好以情动人的好文章,以文侍情,鼓舞人、教育人、感化人,传递正能量。
二要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讲以人民为中心执政治国理念,思想性极强,思想是灵魂,思想深刻文章才精美。他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文字优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思想名传千古名。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自己身处茅屋又病危,还想着天下寒士。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精神。宇下听民声,枝叶总关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伟大思想,滋养着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三要文字功夫。做文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做文先做人。好文章是金字塔尖上的明珠,要撷取就要付出。要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在新时期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要唤醒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就要静下心来修身炼功,放下名利欲望,看淡得失利禄,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韧劲、“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较真。
特别是在基层做“材料匠”的人首先要炼匠心,才会破茧成蝶,要耐得住寂寞,要克服躁动浮躁的心态,耐不住了就很难成正果。要写出有温度的作品,好文章不是苦思冥想憋出来的,要深入生活挖掘厚度,切口小,道理深,聚民心,接地气,语惊人,有生活的底蕴,浑然天成才是美文。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没有炼狱般的体验生活,就无法给人满满的收获感。有时我常常看武术大师练功夫,大师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就练一套拳脚,用起来才行云流水,得心应手。搞文字何尝不是如此,好文章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痕迹,是浑然天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