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4-04 10:55来源:沧州日报 高水平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运河区聚力“双创双服”建设沧州激光产业园 2017年,泰格运控(沧州)科技有限公司、上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吉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纷纷在运河区落地、投产,2016年落户沧州激光产业园的河北沃克曼数控机械有限公司和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35.52%和122.8%……激发“双创”活力,落实“双服”理念。近两年,通过营造一流发展环境,聚集人气、聚来商气、聚生财气,高端人才和领军企业源源不断地“流入”运河区,这里成了创业的沃土、创新的洼地。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实行全方位、保姆式的支持激励政策,充分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每一位运河人切实将“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工匠至上”的要求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使“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蔚然成风,让广大企业家真实感受到亲商、安商、富商的运河温度和运河态度。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也推动园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迈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 让服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 依托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两个金字招牌,运河区抢占高端装备制造高地,唱响“围着项目干、围着企业办、围着专家转”的口号,全力推进沧州激光产业园软硬件环境打造,多家企业落地生根,实现了跨越发展。 服务永不停滞 上水“永不停机” 上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型节能电机技术的发展。经过16年深入研究,他们研发的无刷双馈智能交流电机取得多项重大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落户华北(沧州)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后,他们发展的脚步更快了。去年6月12日,2000kW超大功率无刷双馈交流电机(发电机)项目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山西华强钢铁有限公司、广东广宁新大良水电站、江苏无锡线桥水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与上水能源签订了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国彪对“2000kW超大功率无刷双馈交流电机(发电机)项目”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上水公司研制的智能控制系统开创了“永不停机”的调速节能新时代。无刷双馈电机不但能代替通用异步电机使用,还能适用于腐蚀、多灰、潮湿等恶劣应用场合,在我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水电站、城镇供水工程、工矿企业等新建或更新改造工程设计中都可以应用。 上水能源的落地、发展,离不开园区的支持与帮助。建设之初,园区就在落实厂房、场地等多方面做好保障,力争让企业发展无忧。 “沧州有摇篮式的企业成长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更有创业干事的氛围和闭合的产业链。上水这一路走来,离不开运河区的扶持与帮助,所以上水才要一直向上发展,以此来感谢运河区的理解与支持!”公司总经理杨华说。 历经千次试验 实现“步调一致” 吉事达是武汉光谷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科技型企业,专门为触摸屏生产企业提供激光蚀刻、切割解决方案和服务。 为了全面开拓北方市场,武汉吉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初正式落户沧州激光产业园,成立了沧州吉事达科技有限公司。 落户园区,全套手续办下来需要较长时间。为了让企业尽快“安家”,园区派出专人,主动放弃节假日,顶着炎炎烈日,为他们到发改、审批、环保、安监、规划、土地等部门协调办理,创造了不到两个月完成审批的“服务速度”。对此,吉事达公司颇为感动。不仅如此,在资金方面,园区同样为其提供了贴心服务,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专项基金的及时扶持,吉事达实现了跨越发展,步步领先于同行业竞争者。考虑到公司生产的设备比较重,出货时需要大型货车运载,对道路载重量要求更高,园区又积极跑办,为其专修了道路,保证了公司能按时出货。 经过一次次地试验,现在吉事达已经能够生产4个激光加工头的设备,设备最大可以加工120寸触摸屏。但他们并未止步,又向着8头设备的研发进军。 “现在我们沧州的订单已经有20台,就当前的生产能力而言,沧州吉事达实现年产40台设备不成问题,2018年公司的产值应该能轻松突破5000万元。”公司负责人陈刚说,现在还只是个开始,在未来,这个零污染又有广阔市场的项目,一定能够收获更多。 打造智慧物流的有力臂膀 泰格运控总部——深圳市泰格运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自主研发无刷电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器、无刷电机控制器、机器人等自动化控制产品。在他们看来,将产业基地转移到沧州,不仅能实现成本控制,也更有利于核心技术的提升和打造。 为了让泰格运控在最短时间内拿下相关手续,早日开工投产,园区为他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由专人负责跑办手续,提供服务。不仅如此,还多方协调,为他们提供了生产车间和办公场地。 服务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2017年8月15日,泰格运控(沧州)科技有限公司100台电机顺利下线,销往浙江。该设备是替代传统油压设备的电动伺服压力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该电机在国内伺服液压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比传统液压产品更加小型、紧凑,同体积比之下,功率提升了50%以上、响应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价格降低30%以上。而此时,公司落地沧州激光产业园仅用了两个月,创下了其建厂、投产的最快纪录。 创新服务举措 开辟绿色通道 上水能源、吉事达和泰格运控取得的发展,是运河区创新服务举措结出的硕果。 为推进项目快速投产达效,运河区制定了创新驱动支持政策,建立起技术、信息、资金、政务、管理五大服务体系,采取超常规“保姆式”服务,推行“全程包办、特事特办、专人服务、跟踪落实”工作机制,围着项目转、围着企业干、围着专家转,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成长快、发展好。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白素涛介绍,他们希望产品尽早上市抢占市场,但按项目常规申报、审批、建设流程,1至2年后才能投产。在运河区的协调、帮办下,他们一边租用车间生产,一边申报、审批,企业注册一个月后产品即下线,2017年实现产值8783.32万元,同比增长122.8%。 以创新引领服务,运河区还全面确立了沧州激光产业园九大服务理念,通过设立主任接待日、印发连心卡、确定党员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动日、创立服务清单等服务举措,出台了《支持华北(沧州)高端智能装备研究院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华北(沧州)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的意见》,全方位提升园区服务软环境。同时利用五大服务平台和项目分包责任制,将园区与企业的发展统一到一个层面上,群策群力共谋共赢。 金融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依托沧州激光产业园建设,运河区又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把金融平台打造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先后建立极光股权并购基金及和光高科技产业引导基金,金融平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引导作用充分显现。目前,极光股权并购基金一期8050万元已经到位,累计向苏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沧州领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吉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个项目投放7600万元。目前该基金正在进行二期募集工作,拟投项目的筛选工作已经展开,将对园区内的项目进行重点调研,预计规模可达2.6亿元。该基金也是我省唯一获得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的政府引导基金。 升级基础设施 提供完美舞台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吸引企业落户、助力企业发展的基石。运河区深谙此道,在全力打造发展“软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硬环境”。2017年开工修建的四条道路中,瀛海路等三条道路已经竣工。临海路正在进行相关管网的铺设工作,今年上半年将竣工通车。瀛海路等三条道路已经完成绿化,道路相关美化、亮化工作的前期准备也在同步进行中。完成渤海路以南约400亩土地的征收工作,保障了园区基础设施及部分项目用地。沧州激光产业园的5个建设项目中,金达塑业车间、速达电子办公楼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鑫宇金属三号车间及办公楼基本完工;朗瑞电子办公楼及2个车间基本完工;德莱特1号及2号车间主体完工;领创激光,森茂特二期、三期等项目已经具备开工条件。 沧州激光产业园是省级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孵化基地,建设区域内最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化厂区,可以进一步提升园区对项目的承载能力。目前,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其中1号生产车间采用装配式建筑,现已完成主体框架安装,正在安装楼层板,主体即将封顶。“这个车间共建三层,是沧州首个多层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一层为1.3万平方米的重型车间,二、三层为高科技轻工电子的轻型加工车间。为保证一层重型车间的生产不影响二、三层的轻型加工车间,园区计划给一层车间的吊装设备安装数控系统,以消除系统从启动到停止产生的噪音影响。”园区管委会主任梁向东介绍道。据悉,1号生产车间将于今年6月投产使用,广东国工信机器人项目、武汉吉事达激光蚀刻机项目等高端装备项目将在这里实现产业化和量产。2号、3号、4号、5号、6号、8号车间也正在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 下一步,运河区还将重点提升专业化程度,加快激光、机器人、电子信息等产业园建设,吸纳上百家高端制造企业入驻沧州激光产业园,带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运河区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到沧州激光产业园调研时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落实沧州市委把激光产业作为创新发展新引擎和实施“六个一”工程的工作部署,积极打造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服务发展的先行区、转型升级的引领区、核心技术的聚集区、高质量发展的爆发区。集中精力培育一批代表国家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用5年时间形成接近500亿元产值的规模,建成国内一流的高端装备产业园区。 本版撰文:陈杰 林林 姚磊 罗静雅 张梦鹤 摄影:杨洋 韩君
文章分类:
双创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