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帮老人们找到家的感觉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5-28 10:17来源:沧州日报

  提示:74岁的冀敏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的她加入沧州义工协会,积极从事志愿者活动。她说:“雨果曾说过,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我想用在老年人身上也合适。”

帮老人们找到家的感觉

——74岁义工冀敏的故事

本报记者 贾世峰

  加入义工协会,不再“单打独斗”做公益
  扶危济困,冀敏早就在做。十多年前,冀敏在《沧州日报》等媒体上看到了一篇贫困家庭病人需要帮助的消息,她和几名志同道和的朋友一起筹集钱物,送到了医院。此后,她看到报纸上有相关报道时,总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当沧州义工协会在2015年成立时,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
  “以前是‘单打独斗’,现在大家凑在一起做公益,力量更大了。”冀敏说。
  冀敏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第一次到养老院给老人洗脚时非常为难。“此前,我从来没给外人洗过脚。”她说,但她看到其他义工一边和老人们聊着天,一边给老人洗脚,她觉得别人能做,自己也能做。于是,她蹲下身来,把面前一位老太太的脚放到温水盆里,慢慢用手洗了起来。“这是我刚开始做义工的时候,最难过的一道‘坎’儿。”
  还有一次给老人洗脚的经历让她非常心疼。那是一位瘫痪多年的老太太,被子女送到养老院不久。“儿女是否孝顺,从老人的脚就看出来了。”老太太说话不清楚,但冀敏说给她洗脚时,老人听懂了,并费力地点着头。老太太的脚不知道多少年没洗过了,脚面上也全是黑皴,脚趾之间被结成块的泥垢几乎塞满了,冀敏用了近半个小时,并换了一大盆温水才给老人洗干净。“洗脚时,老太太流下了眼泪,并口齿不清地连声道谢。当时不知怎么的,我的心里也很温暖。”冀敏说。
  从养老院到贫困山区,她的志愿服务面越来越广
  每周日是沧州义工协会的固定活动日,或进社区,或到养老院、敬老院,为老年人服务。加入沧州义工协会几年来,冀敏几乎参加了每一次义工活动。她发现一个规律:平时参加活动的人或多或少,但越是风雨天,来参加活动的义工越多。原来,大家都担心天气不好,没人参加活动,于是有些人在这时候挤出时间也要参加活动。
  去年冬天,到北外环一家养老院集中活动时,寒潮来袭,气温降到了零下15摄氏度,天空还下着雪。冀敏一大早就准备,倒了几次公交车才到达目的地。“到了我才发现,已经有20多名义工比我更早到了,大家都在为别人着想,当时让我非常感动。”
  每年两次的涞源山区扶贫之行,路程远、时间长、花费多,但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总是踊跃报名参加,物资和钱款也总是很快募集到位。尽管已年过七旬,冀敏依然积极参加扶贫行动。她说:“大家这种互助、友善、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我很骄傲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74岁老人誓愿帮助更多的老人找到家的感觉

  在义工协会的活动中,有什么活儿,冀敏就干什么活儿,尽力为老人们服务好。
  到沧县荣军院参加活动时的一次经历让冀敏印象很深刻。那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冀敏给他剪指甲时,老人伸出了左手说:“剪过了。”“当时我发现,老荣军的右手紧扣着,不让剪。”冀敏把老人的右手拉过来,让老人伸开手,“手上的指甲快十厘米长了,而且那可不是舞蹈演员留的那种保养过的长指甲,而是又厚又脏的。”普通的指甲钳是剪不动的,幸好义工古华林有一套专门修剪指甲的工具,冀敏借了来,耐心地为老人剪好指甲。
  74岁了,但冀敏从不认为自己是一名需要别人照顾的老年人。“协会里还有比我年纪大的,孟巍已86岁了,董西富大姐也80岁了,和他们比,我还算年轻的。”
  “敬老、爱老、助老”是沧州义工协会的宗旨,也是冀敏一直所追求的。她说:“在义工协会这个大家庭里,今后我还会尽最大努力做好志愿服务,帮老人们找到家的感觉。”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