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即将入侵华北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6-19 10:49来源:沧州日报 草地贪夜蛾即将入侵华北 我市农业部门开展培训积极应对 本报讯(记者曹广欣)日前,市农业农村局举办“沧州市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和“沧州市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培训班”,积极应对草地贪夜蛾这一跨国界迁飞性重大害虫危害的潜在风险,确保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原发生地为美洲,可危害玉米、水稻、甘蔗、棉花和蔬菜等80多种作物,如防控不力,会造成作物大幅减产。2016年起,草地贪夜蛾由美洲相继传入非洲和南亚国家,并于今年1月首次出现在我国云南境内。如今已在南部18个省(区、市)发现,严重威胁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 这种害虫适应性强,无滞育现象,繁殖迅速,迁飞能力强,借助气流迁飞可一日千里,预计7月初将入侵华北,防控形势异常严峻。这次培训中,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植保工作的领导、植保站站长、测报技术人员、统防统治组织和7家国内外知名农药械企业共计70余人参加,培训内容涉及草地贪夜蛾的潜在危害风险、当前国际国内发生概况、虫体形态识别、监测预警、防控技术、防控用药以及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应用等。 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二是成虫诱杀技术。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诱杀,可搭配性诱剂和食诱剂提升防治效果。三是幼虫防治技术。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同时,还可用生物进行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应急防治:玉米田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参考玉米田二代黏虫防控的虫口密度指标),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喷雾防治。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氰菊酯、乙基多杀菌素、甲维茚虫威、甲维氟铃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