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瓣瓣同心·协同五年谱新篇】让群众享受大运河之美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8-04 17:27来源:今日渤海网 【瓣瓣同心·协同五年谱新篇】让群众享受大运河之美 今日渤海网讯(记者 李贺)8月2日,“瓣瓣同心·协同五年谱新篇——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走进沧州,全方位感受沧州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变化和大成果。 盛夏时节,漫步在沧州市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视野开阔,满目绿色,草皮的清香和河水的清凉扑面而来,一棵棵原生态树木点缀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253公里、8个县市区、占京杭大运河总长八分之一,河北沧州市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最长的城市。沧州因运河而兴盛、以运河为中轴,整个市区在中轴线两侧铺展开来。 生态修复展示区段的大运河形成一处独特的“Ω”形大弯,在一年多以前还不是这般美貌。历史上由于长期缺水少水,河道里杂草丛生,坟冢座座,苗圃、鸡窝等私搭乱建非常扎眼,令本应壮丽的“Ω”形大弯黯然失色。 沧州市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一位工作人员说:“过去,河堤路较窄,周边分布着居民区、菜地、饭店、集市,环境脏乱差,到河边遛弯儿这样的事,还需要勇气。” 一年前,沧州市在大运河“Ω”形大弯3.61公里河段实施环境卫生清理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位于河道内的5个村庄以及近岸具备条件的村庄、机关单位和附属设施分批次全部征拆,腾退的土地全部用于生态修复。 据了解,生态修复展示区按照“以人为本、即拆即绿、经济合理、简洁精致、安全管理”原则,通过河道清淤、堤岸加固、垃圾清理、拆迁拆违、生态修复等工程,清理整顿原有河滩荒地、废弃建筑。 据介绍,总面积1200亩的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完整保留了原有地形地貌和3000棵树木,利用河道清淤产生的土方打造微地形,选择优质耐碾压品种大面积铺设草皮,特意供人们踩踏。 同时,适当进行“城市家具”点缀,沿路布设景观照明灯、垃圾桶、导视牌、售卖亭、移动式厕所、管理用房等设施,满足周边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需求。此外,还可用于展览展示及举办大型活动,也可用作城市避险场地,实现多种城市功能。 自去年10月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建成开放以来,每天都有老人在步道上遛弯儿,有孩子在草地上嬉戏,有年轻人慢跑,时不时还有新人拍婚纱照,这里成为群众亲近自然、感受运河的“人气场所”。站在横跨运河的九河路大桥上眺望,一片依托运河的开阔绿地呈现在城市“中轴线”上。 “把运河还与人民”“倾听群众呼声”,这是近年来沧州市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一直秉持的理念。在沧州市城市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广泛收集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其中,一名省政协委员主动找上门,要求把一段废弃旧铁路规划为旅游专线,规划编制部门对此高度重视。 此外,沧州市还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门举办多次政府部门与各界群众“社情民意对接会”,收集社情民意200多条,原汁原味反映各界的意见建议乃至担心和顾虑。 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位于中心城区,三面环水,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可谓寸土寸金,被许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看中。但是,沧州市坚决贯彻“把运河还与人民”理念,沿河划定生态保护绿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