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收藏老物件 免费来参观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8-06 10:45来源:沧州日报

  提示:在青县马厂镇王维屯村,有一个乡村记忆中心,里面摆满了过去农村用的煤油灯、纺车、牛车、“老头乐”、灯箱等老物件,免费向村民开放。这个中心是由村民张桂芬出资20万元兴建的,是为了给村民们打造留得住的乡愁,也让新时代长大的孩子们热爱家乡、永不忘本。

收藏老物件 免费来参观

村民张桂芬出资建设"乡村记忆中心"

本报记者 袁洪丽

  1 100余件老物件成为村中一景
  在青县马厂镇王维屯村社区中心,一根约3米高的古木上,写着几个绿色的字“乡村记忆中心”。在这根古木的后面,是一间260平方米的彩钢房子,墙上用红色字迹写着“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房子里面陈列着一百余件农村各式各样的老物件。
  一跨进门,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风土民情、衣食住行、生产生活……一样样展品将记忆带回了那个出行靠腿、种地靠天,牛马是主要生产力、生活必须靠双手的年代。自打“乡村记忆中心”开馆以来,69岁的村民杨汝岐,经常来这里,这里的每一个物件儿都让他想起了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尤其是“老头乐”等农田取水设备,让杨汝岐感触最为深刻。那时候,要想保住全家人的口粮,他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忙在农田里,还要看“老天的脸色”吃饭。

  2 寻找购买老物件帮村民记住乡愁
  王维屯村乡村记忆中心由本村天宇机箱董事长张桂芬出资。今年61岁的张桂芬致富后,发现村里的一些孩子对一些老物件根本不认识,更别提有感情了。她做生意时,经常去外地参观,发现一些地方建有乡愁系列的展馆,去沧州博物馆参观时,张桂芬发现博物馆有一些老物件,但是并不全,她就决定在村里建一个“乡村记忆中心”。
  张桂芬介绍,她共出资20万元建设“乡村记忆中心”。有的老物件从网上购买,有的从各村购买,也有的是村民捐的。今年7月初建成之后,每天都会迎来本村和周边各村的村民参观。在这里,他们回忆往昔岁月,共话现在的幸福生活。农民们看着老物件,不禁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生产生活相对落后时的“辛酸”,但更多的是70年来,农民亲历现代化生活背后的那份“甜蜜”。
  张桂芬说,虽然中心已经建成,但如果发现新的老物件,她还会出资购买。另外,她还要把这一中心的玻璃窗户,改成专门从内蒙古买来的旧木窗,打造出古香古色的韵味。

  3 打造成为村民教育基地
  “乡村记忆中心”不仅是王维屯村的一处风景,更是一个教育基地。老人在记忆中心,给孩子们讲解老物件,回忆往昔的艰难岁月,让孩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对于整个王维屯而言,“乡村记忆中心”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红色基因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农民正是靠着这些原始的农具、生活用具造就了纯朴、敦厚、勤俭、耐劳的民族精神和农业文明。战争年代,农民把最后一斗米送去做军粮,把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床被盖在伤员身上,家里最后一个儿子参军去扛枪,广大人民群众靠这种精神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些老物件里渗透了红色的记忆和红色基因。
  将来,王维屯村还打算把“乡村记忆中心”打造成一个教育基地,请村里的老党员、老红军给孩子们讲爱国故事,让一代又一代人记住乡愁,传承红色基因。

文章分类: 沧州民生社会新闻
分享到: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