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瓣瓣同心·协同五年谱新篇】初长成!“千年秀林”葱茏滴翠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08-08 10:36来源:长城24小时

2019080608fd9c969d579b0789f34389d953d477.jpg

满目葱茏。记者 张青果 摄


  长城网讯(记者 张青果)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理念。建设一座绿色生态之城,也是雄安新区的目标。

  根据规划,雄安新区森林覆盖率要达到40%,新区规划森林面积约为86万亩。

  自2017年11月启动千年秀林项目建设以来,雄安已完成大清河片林(原9号地块)一区造林、10万亩苗景兼用林、2018年秋季植树造林和2019年春季植树造林项目,新造林17万余亩,选用树种近200个、栽植苗木1200多万株。

  8月3日上午,“瓣瓣同心·协同五年谱新篇”网络主题活动记者团来到了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只见盛夏时节的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充满无尽的活力。鸟儿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偶尔啾啾地鸣叫。

  走进树林里,密密层层的枝叶遮挡了似火骄阳,顿觉舒适凉爽。风儿吹过,小树摇摇摆摆,树叶绿得泛光。知了在树上歌唱正欢。


20190806ece7b9c8fff13220852812c8f8760c95.jpg

生机勃发。记者 张青果 摄


  “我们引入大数据管理,为每棵树都打造了‘身份证’,只要扫描一下树身上的二维码,就可查到这棵树的种类、胸径、冠幅、产地、种植位置、栽培、检查、管护等信息。从孕育到出生、成长的每一个过程信息都将被完整记录,实现全生命过程监控。”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生态事业部成员杨尉栋介绍说。

  据介绍,这个二维码链接的是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地上每栽一棵树,线上就有一棵树,虚实一一映射,从而组成“数字森林”。所有树木生长信息汇集成的大数据,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后,这些大数据对全国乃至全世界森林自然演替规律、林业技术研究,都将提供详实的数据参考,“千年秀林”及“数字森林”,将成造林史上的“雄安宝库”。

  不仅如此,“千年秀林”按照“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营造近自然森林”建设理念,营造的是“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

  雄安集团曾通过官方渠道释义“千年秀林”:树在雄安被视为与人一样具有生命情感价值,所谓“千年秀林”,指的不是每一棵树都能活一千年,而是通过尊重自然,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给予树木适当的人工干预,使这些树能够像人类一样能自然演替、生生不息,从而伴随雄安新区的发展而繁育、成长,共生共融。

  为了“千年秀林”茁壮成长,建设者们严格按照《雄安新区造林工作手册》标准化种植,别具匠心地专业地精心管护。比如,用来捆绑竹竿和树苗的绑带被命名为“雄安森林扣”,可以随着树苗成长自动松扣,杜绝出现“绳索勒树”。


20190806b319b2b615a261fca79e8333fb698ca6.jpg

枝繁叶茂。记者 张青果 摄


  除了“雄安森林扣”,锁扣工具、测量工具、定位设备、栽植设备、支护劲带、水圈工艺等等,都是新区千年秀林建设者们在工作实践不断摸索、创新研发出来的。

  “我们的技术管护人员会定期对千年秀林的树木进行检查维护,排涝、除草、施肥、修剪等每棵树都不落下。”杨尉栋说,预计在2030年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大于70%。不久的将来,片、廊、环相连的新区森林生态系统,将成为构建绿色低碳新区的重要保障。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