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半大棉衣
曹广欣
“小广上高中了,这件棉衣就给他吧!穿上也体面些。”大姑从包里拿出一件浅色半大棉衣,交到我母亲的手中说,这是他国红哥穿过的,现在穿着小了,还多半新呢!母亲很高兴,接过了这件棉衣,用包袱包起来拿回了家。
一到家,母亲就把这件半大棉衣偷偷地给了我说,穿穿试试,看看合不合适,这是你大姑特意给你留的。我接过母亲手中的棉衣,穿在身上,感觉有点大。“大点就大点吧!可以多穿几年。”母亲说。
这件半大棉衣干净整洁,还有个翻领,挺洋气,一看就是从大商场里买的,这也是我上高中之前穿过的最好的棉衣。
大姑一家人在湖北省十堰市,从我记事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在外定居了。大姑家除了我表哥国红外,还有5个表姐、1个表妹。大姑非常顾家,过几年就回一趟老家。
上世纪70年代,家里穷,孩子多,每家都是穿不上、吃不上的。特别是家里较小的孩子,都是拾哥哥姐姐们穿小了的衣服。
我家有兄弟姐妹5个,我排行老四。一家人的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的,老大穿着小了,给老二;老二穿着小了,给老三……到了我这儿,都改了好几回、补了好几回了。所以,我小时候一般穿的都是好几手的旧衣。很少买新布,专门给我做新衣,穿从商场买来的衣服更是想都不敢想。
看到我们都穿不上好衣服,大姑就把她家大人和孩子不穿的衣服,从湖北捎回来,一捎就是好几大包。虽然捎回了很多衣服,但老家的孩子更多,每家分两三件就没有了。我前面还有哥哥、姐姐,所以一般轮不到我。
直到我上高中那一年,正赶上大姑从湖北回来,看到我后,特意挑了这件半大棉衣,背着其他人给了我母亲,我才穿上了一件从商场里买来的衣服。
我穿着这件衣服给同宿舍的同学们看,大家都很羡慕。这件半大棉衣我穿了多年,一直到我考上了大学,还把它带到了学校里。这件衣服确实很结实,一直也没有穿坏。
毕业后,我来到沧州市工作,哥哥们也早上班挣钱了,穿衣吃饭早已不是难题。有一次,大姑又回到了老家,看到她的侄子们这么争气,非常高兴。见了人就说,她的侄子有好几个都是大学生,多么多么行,我们成了她的骄傲。
其实,我大姑只是一个家庭妇女,只有我姑父一个人挣钱,生活非常节俭。后来,她回老家,我们几个侄子轮流请大姑到家里来住几天,做上一桌好吃的让大姑品尝,报答她这些年来对我们的照顾。
伴随着家庭生活的改善,老家的孩子早就都穿上了从商场里买来的新衣服,家家衣橱都是满满的,大姑也不再往家捎衣服了。
2003年的时候,年近80岁的大姑又一次回到了老家,我和哥哥专程把大姑从献县接到了沧州,带着她转了好几家大商场。我们知道,大姑这一辈子不容易,特意给她买了她喜欢的衣服和布料,表达我们的心意,还转了沧州的几大公园,看了沧州的风景,这给大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前些日子,大姑百年后运回了老家,我们再一次见到了表哥、表姐们,家乡的变化也让他们大吃一惊。闲谈时,总离不开大姑那些事儿。于是,一件半大棉衣的故事再一次挂在了我的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