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学”出来的富民路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11-20 11:17来源:沧州日报

“学”出来的富民路

——记泊头市前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韩焕峰

本报记者 孙晓卉 本报通讯员 姬宝超 孟建筱

  这两天,泊头市泊镇前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韩焕峰心里美滋滋的,辛苦了半年多,“美丽中国·河北样板村”的名额总算是争取下来了,中央给予的300万元建设资金已经拨付到位。“我已经找设计公司做好了规划,就是借助紧临运河景观带的区位优势,在村里集中打造一片以徽派建筑为特色的农家乐,让村民走上一条致富的新路子。”韩焕峰说。
  在韩焕峰心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寻找致富门路”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更好地担起这个重任,他苦苦思索着。前辛村紧临泊头市区,村里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1000多亩耕地,大多处于荒置状态,即便是有些种植户,也是以传统种植为主,收入微薄。看着村里的荒地,韩焕峰决定在这里做“农业文章”。这些年,韩焕峰一直在外做工程生意,种植方面毫无经验。他作出一个决定:报考沧州电大,学习农业发展及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专业。克服工作的繁忙,韩焕峰投入到农业知识的学习中,并且边学边实践:帮助村民成立合作社,承包土地建大棚建采摘园。学习中,他认识了泊头市营子镇苟鲁道村的一位种植桑葚的朋友,得知如今桑葚的市场前景非常好,他就把这条信息带到了村里,鼓励指导村民种植桑葚。在他的带动下,受益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韩书华建起了7个采摘大棚,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还吸收了不少村民到他的采摘园打工,扩大了受益群众的范围。
  学习之余,韩焕峰还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将中央、省、市的各种方针政策学深吃透,便于寻找“思路”。2018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韩焕峰找到了“灵感”,在村里组建了“前辛村资产运营管理中心”,按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的模式运营。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年,他们便拿到了运河景观带停车场垫土方的工程。施工期正值三伏天,韩焕峰和另外4名班子成员轮流守在施工现场,大到工程质量,小到拉土的方数,韩焕峰都做到心中有数。整整一个半月的“黑+白”工作模式,韩焕峰为村集体挣来了80万元的收益。
  村集体的日子好过了,韩焕峰没有忘记一些小家庭的难处。村里有9户贫困户,都有着各自的不幸。每个月,韩焕峰都会抽时间到他们的家中坐一坐,问问有啥困难。村民韩庆来和妻子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外出打工,除了享受扶贫政策的帮助外,韩焕峰还把他们安排在自己的公司负责打扫卫生,挣取收入贴补家用。
  当下,乡村旅游正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引擎和发展路径。这让韩焕峰眼前一亮——区位优势+采摘种植+紧临运河,何不在村里发展旅游产业?今年5月,得知由省财政厅牵头,要在全省打造“美丽中国?河北样板村”,沧州获得5个名额。他便开始积极筹划,顺利拿下这一项目。“上级给了咱支持,就得想法儿干好工作,我会一如既往地不断学习,增强本领,对得起领导和百姓对我的支持和信任!”韩焕峰说。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