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棉田里实现人生价值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12-11 10:58来源:沧州日报

棉田里实现人生价值

——记河间市国欣总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卢怀玉

本报记者 郭玉培 本报通讯员 李世文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普十大标兵、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一系列荣誉,是卢怀玉从一个大学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农业创新领军人物的最深印记。
  1990年,卢怀玉在高考志愿书上填写了中国农业大学。毕业时,成绩优秀的卢怀玉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选择:继承父业,回乡植棉。
  国欣农研会由卢怀玉的父亲卢国欣在1984年一手创立,当时只有12户会员。10年之后,会员发展至四五千户,资产300万元。“那时候,我还有两个选择,一是出国学习深造,二是留京。如果留在北京,生活条件当然要比回来好很多,文化生活也会很丰富。但是,我想,人是需要做事的,事在人为,回来肯定也能干出一些名堂。”回忆起20多年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的选择,卢怀玉一点也不后悔。
  1994年,他带着对家乡的满腔热爱和在家乡创一番事业的决心,回到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工作,自此与棉花种植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为了研发新品种,卢怀玉带着三四个同事来到海南,在那块40亩左右的试验田里,他们自己除草、打农药、摘棉花,晚上就挤在田间的简易石头房内休息。大年三十的上午,他们依然在劳作,下午几个小伙子凑在一起包了顿饺子,卢怀玉在那里度过了第一个没有家人陪伴的春节。
  卢怀玉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学学的也是农业,因此对家乡的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此后,卢怀玉主动承担抗虫棉的试验、示范任务,更积极引进、选育花棉等新品种。他改变了家乡棉种传统繁殖方式,将由繁种户繁殖种子转变为自有农场的繁殖,使种子繁殖全程质量可控;他提倡用综合防治的方法防虫,积极推广抗虫棉,使国欣总会的抗虫棉种植走在了国家前列。
  2002年,中国农技协以国欣总会为依托,建立了一个以棉农为主体的全国性专业技术组织——中国农技协棉花种植专业委员会,卢怀玉任主任委员。有了依托,卢怀玉干劲更足了。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组织国内一流专家对棉农进行技术培训。2005年,国欣总会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被称为“棉农之家”的棉农培训大楼。棉农来培训,不仅培训免费、吃住免费,每天还能拿到20元的补贴。多年来,已有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棉农得到培训。培训完的棉农回到当地,又能够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如今,国欣总会已经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28个棉花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依托品牌优势,国欣总会已将研发触角伸向玉米、红薯等其他农作物。卢怀玉常说,推出新的棉花品种,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一直在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育种方向、种植模式和技术应用。
  现在农研会已经吸纳了3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他说,希望国欣总会可以变成一个蓄水池,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共同创业。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