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渤海新区港城区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本报讯(记者郭玉培 通讯员纪执杰)“这是我们的陶泥室,这是琴房,这是电子书法班……”昨天,记者来到渤海新区第三小学,校长张学东不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起这所刚投用三个多月的新学校。
魏子珂是这所学校六年级三班的学生,2014年,她跟随父母从盐山老家来到了渤海新区。“爸爸妈妈说,新区发展前景好,就从老家来到这里做快餐生意。”魏子珂说,她从小学一年级就来到渤海新区上学了,那时整个新区只有一所小学——渤海新区实验小学,现在她家在第三小学附近买了新房子,她便从实验小学转到了第三小学读书。据悉,像魏子珂一样,跟随父母来渤海新区就读的孩子还有很多。
渤海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教育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初,渤海新区港城区教育资源可以用“1+1+1”来概括,即只有一所初中、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随着各项优惠便民政策相继落地,加之实施环境生态化战略、强力推进拆违棚改、努力构建全域旅游,渤海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居环境也极大改善,更加宜居宜业。基于此,渤海新区领导提出了发展教育就是优化营商环境,要下大力气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016年9月,渤海新区第二小学投入使用,当年招生1600多人;2017年9月渤海新区第二幼儿园投入使用,解决幼儿学位550个;2018年,港城区投资近亿元,投资建设渤海新区第三小学和渤海新区第三、第四幼儿园,2019年9月1日全部顺利开学(园),解决小学学位1650个、幼儿园学位700个。渤海新区中学、渤海新区实验小学、渤海新区第二小学、渤海新区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都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校(园)验收。今年初,渤海新区组织部门又先期谋划,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138名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成为港城区教育领域的“新鲜血液”。
经过短短的三年努力,港城区“1+1+1”的教育架构迅速演变为“1+3+4”,即一所初中、三所小学、四所幼儿园。从2016年至今,港城区在校(园)生净增4000余人。
新投用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辖区居民及部分外来人口适龄孩子的上学问题,但仍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各种原因不能如愿就近入学,还不能满足大企业和高端人才对教育的需求。目前,渤海新区港城区教育部门正在积极推进总投资额2.8亿元的完全高中和第四小学项目建设,2020年首季度将如期开工;已开始回收在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并全部办成公立园,到时真正实现学前至高中教育公立全覆盖。同时,港城区也将适时启动第二中学和第五幼儿园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依托沧海文化风景区大学城引进三至四所大学,从而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让千家万户的百姓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教育成为渤海新区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