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新闻
(以《沧州日报》刊发时间为序)
1.沧州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加快推动物流组织模式和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2019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沧州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我市紧紧围绕这一功能定位,积极推动物流组织模式和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应用,构建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物流枢纽网络,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物流产业基地、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物流产业支撑基地、雄安新区和冀中南等广大内陆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口。
2.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表决
确定2019年要办的16件民生实事
2019年1月26日上午,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500多名人大代表通过现场表决方式,通过了政府2019年要办的16件民生实事。这是我市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表决。这16件民生实事涵盖了食品药品安全、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工程等,一年来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受到百姓欢迎。
3.“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
我市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2019年2月11日,我市“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全面启动。为落实“三深化、三提升”活动要求,我市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在推进“一趟清”、“不见面”、证照分离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进一步服务市场主体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十条举措》,促进市场主体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对“办事难”进行切身体验的通知》,要求承担行政审批和具有行政许可职能的市直部门“一把手”现场体验“办事难”,打造“效率沧州”。
4.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
2019年3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沧州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被授予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自2015年7月,沧州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积极搭建以示范促发展平台,一手抓达标补短板,一手抓创新出亮点,公共财政文化事业投入显著提高,文化管理队伍日益壮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全面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现品牌化、多元化。
5.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投产开启了腾飞跨越的新征程
2019年6月30日,备受瞩目的华北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项目全面建成中交。这个项目总投资超310亿元,是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支持项目,也是省、市重大战略支撑项目。项目历经23个月的建设周期,实现全面投产,开启了华北石化腾飞跨越的新征程,对沧州壮大绿色化工“新动能”,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和雄安新区清洁能源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6.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速
大运河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工程展示区成了“网红打卡地”
2019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制定了规划编制体系;完成青县、吴桥、东光、南皮、泊头5个县域、110多个遗产点的重新勘察工作;南关、张家坟片区征收工作顺利完成,近400亩区域开始生态修复。同时,按照将大运河文化带沧州段打造成“大运河文化重要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城市重要标志”的目标,先期精心打造的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工程展示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7.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市深入开展
特色学习形式和活动载体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狠抓“特色学习”,通过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干部理论自习室等常设特色学习阵地的作用,分类推进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同时,深入推进十项专项整治行动,创新社情民意收集反馈督办机制,通过领导干部体验“办事难”打造“效率沧州”,加快推进16项民生实事,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办实事、清理荒草优环境”专项行动等,让全市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8.沧州颁发京津冀首批载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在沧启动载人测试
2019年10月11日,我市公布《沧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运行)》,并向百度颁发沧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首批30张测试牌照,这是京津冀区域首批允许载人测试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11月6日,我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首批路网发布暨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启动仪式,在沧州经济开发区举行,30辆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汽车驶上沧州开发区街头。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首个开发区级全域自动驾驶可载人测试路网正式开放,也标志着我国北方地区首次进行自动驾驶载人测试。
9.“一节一会”首次融合举办
九项主要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杂技和运河魅力
2019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10月18日开始,至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11月7日闭幕,我市开展了“一节一会”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这是“一节一会”首次融合举办,旨在以文促旅、以旅兴文,铸造沧州文旅特色品牌,体现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并重点突出精彩、惠民、节俭、安全等特点。期间,推出了杂技节吴桥分会场活动、博览会、杂技文化公益演出等九项主要活动,让市民和广大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了杂技和运河魅力。
10.省水利厅与我市共同打造全省首个江水村村通示范区
2021年底前农村居民全部喝上长江水
2019年12月10日,省水利厅与我市签订河北省江水村村通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双方本着整合资源、协调推进、利民惠民的原则,在我市共同打造河北省首个江水村村通示范区。省水利厅将大力支持我市地下水超采治理农村生活水置换项目和建设引调水工程,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到2021年底,我市将实现村村通江水的目标,彻底告别高氟水、苦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