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恢复二手手机已删信息”是违法行为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8-06-01 11:20来源:沧州晚报

“恢复二手手机已删信息”是违法行为

沈彬

  我们以为已经全部被删除的信息,只需要经过一个程序,就能够全盘复原,我们的隐私照片、金融数据、电话通讯录,将被扒得“一丝不挂”。据调查,80元即可全部恢复被删除的隐私照片、通讯录,这已成了一些二手手机回收的“副业”。
  按现在的技术标准,为了避免反复读写对存储设备的磨损,系统内部对“删除”的文件只标注了删除标志,并没有真正从物理形态上进行消除。只需通过相应程序,就能把这些数据还原。
  调查结果显示,有48.26%的人会在1-2年内里更换手机,平均6个月到1年就更换手机的人数达到14.33%。这个天量的二手手机市场,以及每台手机里面海量的、真实的个人数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监管,将严重威胁公民的财产安全、隐私安全。
  要说明的是,从公民的二手手机里恢复数据、窃取个人信息,本身就构成了犯罪。刑法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徒法不足以自行。司法机关应及时亮剑,以个案普法,对于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二手手机维修、销售市场,应纳入特种行业进行监管,实施严格的准入和行业规范。如此,才能惩奸罚恶、以儆效尤,终止“破窗效应”。
  二手手机里的个人信息,仍属于公民的个人隐私。通过不法手段恢复、倒卖其中的信息,已经触犯了法律的高压线,有关部门对于这种行业黑幕绝对不能手软。

文章分类: 观点
分享到: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