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19项村规民约显威力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7-27 11:35来源:沧州日报

编者按:  

6月29日,本报在一版推出的人物通讯《“大校村官”石炳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报记者再次走进大庄村,深入采访石炳启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的治村故事和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大校村官’治村故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9项村规民约显威力  

——“大校村官”治村故事之一  

本报记者 马志辉

“这片空地,以前都是各家各户围的小菜园。”“左手边这块,以前都是垃圾。”“这条道路以前下雨就积水,出入一身泥”……走在大庄村的每条街巷,村民们都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满满的都是幸福感,大家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石炳启的上任和他推行的19项村规民约。  

“大庄村地理位置很好,北邻沧保路,东边与河间市区接壤,朔黄铁路从村东穿过,被称做河间府城西第一村。”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炳启介绍村子时说,就是这样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村庄,近年来却并没因这一优势而繁荣安定。相反,村“两委”班子涣散,村内矛盾纠纷频发,上访告状不断,村容村貌脏乱差,成了大庄村往年的真实写照。  

上任后,经过深入走访了解,仔细梳理,石炳启发现村里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部分村民不按规矩做事导致的,于是,他把“立规矩”作为治散治乱的“起手式”。在他的主持下,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大庄村村规民约“十要、十不准”》率先出台,提醒村民该遵守什么、该摒弃什么,哪些能做、哪些坚决不能做,并通过张贴公告、大喇叭广播,做到家喻户晓。  

随后,应广大村民的迫切要求,遏制私搭乱建之风,大庄村出台了《大庄村房屋街道管理规定》;建设“花园式村庄”,为把空地收归集体所有,统一纳入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庄村村内整体绿化建设的通知》和《大庄村发展建设规划》;为强化廉洁能干的领导班子,制定了《大庄村“两委”干部廉洁自律五不准》;推动移风易俗,又制定了《大庄村红白理事改革制度》……  

村内一位老人说:“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干部有过这些想法,更没有人能干,也不敢干。”然而,石炳启迎难而上,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凝聚起了村民的心,用一碗水端平的责任担当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支持,把大家眼中的“痴心妄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村里有一户在县城做玻璃管,想把车间搬到村里来,石炳启按照“十不准”要求一口回绝,为了村民的安全健康,村里坚决不能建有污染的厂子;面对私搭乱建,他公事公办,以理服人,“三拆”八旬老人王承先家的私搭乱建,给科级干部王某新房多建出来的“大脚丫子”做“外科手术”,当事人不但不记恨他,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还大力支持;收回闲散土地中,他拿干部家属开刀,一个月收回闲散土地40余亩,并建起了篮球场、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场;针对婚丧嫁娶攀比成风的陋习,他亲自上门劝导,一次不行就多次,直到按照村规民约执行才罢休,多对“零彩礼”新人喜结连理……  

“现在好多村干部,都怕得罪人,不干事、不治理。其实,到最后是把全村人都得罪了。”谈起制度的执行,石炳启说道,村里制定的每一项村规民约,都是经村民代表集体讨论并签字认可后,才发布执行的。“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而是全村人的意志。就凭这一点,即使工作再难,我也得把工作干好、干实,绝不能让百姓寒了心。”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19项村规民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融进村民的心里。现在,大庄村花园内月季盛开,海棠和山楂树正随风摇曳,新修的柏油路上平整洁净,儿童游乐场和休闲广场上满是惬意的笑声,曾经的“后进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大庄村村民石炳立说:“我在这个村住了几十年,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变化。村里的制度都是咱老百姓想说的话,接地气、顺民心,再加上石书记不为钱、不为利地为村里上上下下谋福利,咱还能说啥?一定得把它遵守好、维护好。”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