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直接认定高级职称”一条业绩导向的新探索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8-06 15:12来源:沧州日报

“直接认定高级职称”一条业绩导向的新探索   

  刘杰  

江苏省人社厅近日发布,江苏首次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结束,共526人被认定为高级职称。这些获得高级职称者都是直接参评高级职称,在此之前很多人没有任何职称,或者只有初级职称。此次评选,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重点评价申报人员是否具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探索出了一条业绩导向、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新路,值得借鉴。  

职称是社会评定人才的一种方式,它与工资的关系紧密,每隔一级收入就有一级的差距,还会影响相关项目申请。现实中,由于学历、论文、资历、通过率、运气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无缘晋升职称。笔者认为,一味强调学历、资历,并不能准确判断专业技术人员的真实能力和水平。这里有一个例子。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带领团队研发出全自动分子诊断基因检测仪,获发明专利12项。但是,此前受到评定规则约束,他没有什么职称。而这次有了“直接认定高级职称”的绿色通道,他获得正高级工程师职称。没有了“硬件指标”限制,申报人员唯一需要提供的就是“证明你的能力”。有能力你就来,有能力就有希望一步到位获得高级职称,让人倍感振奋。江苏的做法,对于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以及引才聚财都有不少好处。  

评价人才,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评价和评审的导向应该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应用型人才,评价还是要以他们自身能力为主要依据。教师的能力体现为教书育人,临床医生的能力体现在解决临床问题上。立足现实,可以创新多维评价模式。比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对学校教学型人才不做过于严苛的论文要求,而是从社会评价、学生评价和同事评价三方面对其进行能力认定,为人才培养提供“好土壤”。  

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渴望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爱好,如果评价机制能为他们“松绑”,让他们凭借自身能力与兴趣获得上升空间,有助于他们更加专心地工作,在各自领域也更容易作出成绩和贡献。   


文章分类: 清风楼下
分享到: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