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00名志愿者“拧成一股绳”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8-26 16:43来源:沧州晚报 上路维持秩序、帮助贫困群众……黄骅市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都有志愿服务 76000名志愿者“拧成一股绳” 本报通讯员 李从九 本报记者 李圣哲 摄影报道 每天早晨7点半、下午5点半,黄骅市各部门的志愿者都会来到分包路口,参加黄骅市文明办组织的“文明交通路口”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黄骅市重点打造的志愿服务项目,“文明交通路口”活动已经在寒冬酷暑的洗礼中坚持了5年。76000名志愿者“拧成一股绳” “居民们每天都会在各个路口看到维护交通秩序的志愿者。这样一来,他们不但知道了讲文明、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而且在耳濡目染中了解了志愿服务精神。”志愿者曹晓春说。 日前,黄骅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成立。联合会将黄骅市“渤海魂”“红色朝阳”等20余支民间志愿服务队伍及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100余支部门志愿服务队吸纳进来,实行统一注册、分级管理。 “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黄骅市志愿服务工作走向了联合发展之路,‘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都有志愿服务’的全民化网络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注册志愿者达到76000人。”黄骅市志愿联合会会长许东兴介绍。 一支团队累计服务居民11000人次 “我下班回家时电动车没电了,拨打救援专线后,‘渤海魂’志愿者安相骏赶来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近日,黄骅市民赵玉宏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个消息。 据悉,2017年,“渤海魂”志愿服务队推出“微救援”服务,黄骅市居民遇到车辆损坏、熄火等情况时,可以拨打救援专线求助。接到求助后,志愿者将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微救援”服务开展3年来,已累计服务11000人次。在黄骅市,“有困难,就找‘微救援’”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一个好的品牌就是一面旗帜,对于鼓励和激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黄骅市打造了“交通安全走廊”“微心愿”“朝阳晨捡”等60余个代表性志愿服务品牌,在公园、广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建设120余家志愿服务站,带动广大居民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 426人的小村庄有志愿者55名 每月28日,常郭镇蒋庄村53岁的贫困居民蒋观洪都会在家等着村里的志愿者上门理发。这一天,是蒋庄村志愿者免费理发的日子。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活动以来,仅有426人的蒋庄村已发展志愿者55人,打造了“爱心理发日”“联防巡逻”等特色活动品牌。 把全民志愿服务作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黄骅市的一大亮点。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黄骅市完善了“市级中心、乡镇(街道)级所、村(社区)级站”的三级架构网络,搭建起“1个总队、18个支队、358个大队、10个特色分队”的专兼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黄骅市依托“志愿黄骅”手机客户端,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模式,精准地把全市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高效且持久地配送到基层,并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集中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组织“文化进万家”“学雷锋月”等活动500多场次,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全民志愿服务的“黄骅道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红色朝阳”志愿服务队在黄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下,开展了防控执勤、捐款捐物等活动,累计出勤10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3000余小时,捐赠款物合计11万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在各自岗位上,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推动了我们黄骅市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黄骅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王东峰在沧州市调研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