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桥头牛肉面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0-09 11:19来源:沧州日报 运河桥头牛肉面 刘耐岗 牛肉面这东西,不到天气冷的时候,是不会想念的。 夏天烈日高悬汗流浃背马路牙子能煎蛋时,最舒服的吃食是冰西瓜和盐水毛豆,完全想不起牛肉面这道美食。非得到了寒蝉初歇,秋虫声一起,白露暗结,两场雨过去,人们裹着长衣出得门来,看看云头,说一声“一场秋雨一场寒”,才幡然大悟,贴秋膘的日子到了。 天凉了,人就格外想吃点烫的。不管是汤还是面,不烫不够鲜。温吞吞一碗面吃下去,人也提不起什么精神。在大馆子或者连锁店吃面,点餐小妹柔柔嗲嗲,小二磨磨蹭蹭,一碗面从后厨端到桌上,摆得花团锦簇,纹丝热气不动,筷子一挑愁肠百结,自己就先泄了气。非得是街边小店,老板稳踞锅旁,老板娘凶神恶煞,叫上一海碗牛肉面,只见扭结面团如斗兽,抻得长面似响鞭。一挂和面滑入面汤,在大锅沸水里旋转飞散如同龙争虎斗,三下两下即捞起,笊篱一抖入碗,浇上滚烫牛肉汤。须臾只见端上来,热气蒸脸,吹口气,红油馥馥香葱郁郁,萝卜白嫩汤清鲜,大块牛肉抖擞精神,吃一块肉,骨软筋酥,吸溜一口面,穿肺腑滚红尘千般滋味都足了。 运河桥头就有这么一家牛肉面馆,已经有好几十年光景。经常有食客上门,说起“我父亲那时候就在这吃面,现在我儿子也来这里吃了。”每当听到这话,老板娘就一脸荣光,笊篱也就深捞一点儿。其实食客在乎的哪是多的这几根面条,而是那久违的滋味罢了。 如今的运河沿线,又多了家牛肉面馆。味是一个味,怎么会有分别呢,本来就是一家人开的。老板娘的闺女高中毕业辍了学,相隔十里,在新桥的桥头,她也立起了面馆。丫头跟母亲一样,也是火暴脾气,手底更利索,汤味给得更足,一帮子骑行的、徒步的年轻人都爱捧她的场。 好汤出好面。经历过很多事情后古龙才明白,再漂亮的女人也比不上懂得煲汤、照顾男人的女人珍贵。 古龙笔下的美女们,大多有着比较浪漫诗意的名字,但是在《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中,古龙却创作了一个名字“俗不可耐”的尤物——“牛肉汤”。她是陆小凤的红颜知己,为了救陆小凤,费尽心思地去找老实和尚、司空摘星和西门吹雪来帮忙。 “牛肉汤”并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人,而是古龙人生后期对于爱情和婚姻理解的一个真实写照:“牛肉汤”煲得一手好汤——汤已经炖得比米汤还浓,肉是用牛身上三个最精的部分集合至一起炖的。这样的一碗牛肉汤,或许比不上鲍翅海参,但是对于离家久远的浪子们来说,却足以让他们心动。 如今的运河牛肉面,确切的叫法应该是牛肉汤,因为它参考了羊肉泡馍的做法,又创了新样儿。面条换成了粉丝,烧饼换成了锅饼,给你掰成小丁,煮在汤里。配上自炒的面酱蘸糖蒜,还有一碟小泡椒,吃起来那叫爽! 人生苦行常碌碌,何必辜负自己哉。张爱玲曾写,人生就像爬满跳蚤的袍子,华丽却时时不舒服。然而有些乐趣,非得在这不舒服里才舒服,譬如在这渐渐寒下来的天里,吃上一海碗牛肉面,于这忙忙碌碌不得安宁的人世中的片刻时候,涌上压不住的温暖,就连那凶神恶煞的老板娘,也在眉梢眼角生出些温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