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12年捐献8000毫升“熊猫血”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1-05 11:34来源:沧州日报

提示:Rh阴性血,是大家口中的“熊猫血”,今年31岁的东光小伙儿高李真就是这样的血型。12年来,他坚持无偿献血8000毫升,保持着沧州市捐献“熊猫血”最多的纪录。他先后获得河北省稀有血型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河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稀有血型)太行之星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12年捐献8000毫升“熊猫血”

东光小伙儿高李真荣获多项荣誉

本报记者 韩学敏 本报通讯员 李静 陆谦

献血后才知自己是“熊猫血”

“祝贺你小伙子,又获得了两项大奖,希望你的血液能救助更多人……”日前,沧州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和“河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稀有血型)太行之星奖”的证书,送到了东光县南霞口镇西孙村高李真的家中。  

说起高李真无偿献血的事,时间还得回到2008年。一天,他和朋友到南皮信合商厦购物时,看到商厦门口停着一辆采血车,出于好奇,他上车献血400毫升。  

“回来后,有人说献血好,有人说献血不好。”高李真说,他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反而觉得挺轻松,就想有机会再献血。  

第二年春天,高李真再次献血时,工作人员告诉他,血型是Rh阴性,属于比较稀有的血型,就是人们常说的“熊猫血”。长这么大才知道自己身上流着“熊猫血”,高李真觉得很惊奇。他牢牢记住了工作人员的话:“1000个人中只有3个人是Rh阴性血,非常稀少。”这坚定了高李真坚持无偿献血的信心,“既然我的血这么珍贵,更应该多献一些,帮助更多的人。”从此,他走上了无偿献血之路。

为献血两年减重35公斤

“你看我身份证上的照片像我吗?”采访中,高李真笑着把身份证放在桌上。看着身份证上的照片,再看看眼前这位小伙子,简直判若两人。  

原来,为了保证血液质量,高李真利用两年时间,从120多公斤减到85公斤。  

“有一次我去献血,被工作人员婉拒了。”说起这事,高李真至今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说,工作人员检测后发现,他脂肪血、血脂高、转氨酶高,不能提供合格的血液。他觉得脸上发烫,灰溜溜地回了家。从此,他便下定决心减肥。  

首先是调整饮食结构。早晨吃两个鸡蛋;中午吃炒菜,一个馒头或一小碗米饭;晚上只吃生西红柿。这些,对一个120多公斤的人来说,太少了,他每天饿得发慌。“第一个月效果不明显,就瘦了约两公斤。第二个月见效明显,足足瘦了10公斤。”  

“一个朋友告诉我,晚上吃西红柿能减肥,我整整坚持了两年。”高李真自豪地说。最初买西红柿,他一次就是一筐,饿了就吃西红柿。夏天西红柿熟透了比较好吃,冬天就不一样了,外面看着红了,里边都是青的,特别难吃。有好几次,他都因为难吃,把西红柿从窗户扔出去。“路过卖西红柿的摊位,我连看都不想看一眼,家里西红柿炒鸡蛋,我一口都不吃。”高李真说,真吃顶了。  

就这样,两年来他多次推掉聚会,偶尔参加也只吃素菜,终于将体重减下来。如今,身高185厘米的高李真,体重85公斤,身体各项指标也恢复正常。

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献血

在高李真看来,无偿献血既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又能救治他人,可谓两全其美。因此,他一坚持就是12年。  

高李真的电子无偿献血证上显示:从2008年6月10日至2020年6月16日,每隔六七个月,他就献血一次,每次献全血400毫升。一共20次,献血量共计8000毫升。  

据了解,我市每年大约有7.5万人次献血,有的人累计献血数万毫升。高李真似乎不太显眼。可事实并非如此。普通献血者除了捐献全血,还会捐献血小板,两次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期仅为14天。但是,因为“熊猫血”非常稀有,而且输注红细胞时需要区分Rh阴性或者Rh阳性,所以血站一般建议“熊猫血”拥有者捐献全血,而两次捐献全血的间隔期为6个月。这样一来,“熊猫血”的献血次数和血量会相对少一些。  

如今,在高李真的影响下,他的母亲张俊芹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不仅如此,他平时还跟亲戚、朋友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鼓励他们献血。  

“我血型稀有,身体健康,就应该去献血助人。今后,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捐献。如果有患者需要我的血,我会随叫随到。”高李真说。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