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石家庄人民一同抗疫,再苦再累也值得”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01-11 11:02来源:沧州日报 “与石家庄人民一同抗疫,再苦再累也值得” ——连线沧州市疾控中心支援石家庄的医护人员 本报记者 孙 健 本报通讯员 李更生 作为全市首批进入石家庄藁城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医疗队伍,沧州市疾控中心的6名医护人员已经忙碌了5个日日夜夜。10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与在藁城区张家庄镇驻地开展工作的他们取得联系。回忆起这几天的经历,这6名医护人员有着共同的心声:“石沧心相连,能够献出微薄之力,与石家庄人民一同抗疫,再苦再累也值得。” 沧州市支援石家庄流调队的队长庞丽敏,是沧州市疾控中心的“老资历”,她曾参加过抗击“非典”、四川抗震救灾及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突发疫情处置等重大事件。1月5日凌晨接到去石家庄的通知后,她一刻也没有耽搁,简单收拾行囊后,就和同事贾建国、杨希晨、吴秉伦、保广田、王同瑞一同出发。 王同瑞是沧州市疾控中心支援石家庄医疗队伍应急队后勤保障队长。在他驱车带领下,这支队伍1月5日凌晨4点钟抵达石家庄藁城区刘家佐村驻地。“这是我们最初的驻地,刚来的那天正好赶上降温,下车短短几分钟,我们全身就冻透了。”王同瑞说,可即便如此,他和同事们来不及收拾行李,就开始了忙碌的流调工作。 沧州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副主任吴秉伦,去年6月曾被抽调到正定国际机场配合石家庄海关开展流调工作,面对石家庄的这次疫情,他又选择了“二次出征”。 “流调工作看似简单,但每一个时间点、地点等细节的背后都饱含着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吴秉伦说,有时候他们得到的名单只有一个名字,住址、电话、身份证号都没有,但仍要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个人,难度可想而知。也正因为这样,连夜追查成为常态。就在1月8日晚上,有一名密切接触者存在抗拒心理,电话流调不太配合。“我们只能连夜赶到村里,穿戴好防护装备,现场开展流调,最终打动了这名村民,将信息收集到位。” 随着流调工作的需要,庞丽敏等人又转移到藁城区张家庄镇驻地开展工作。 1月9日21时多,大家还在忙着手里的工作,突然接到指挥部通知,要立即对26名患者信息重新梳理,对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触者重新开展流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去厕所大家都是一溜小跑。 经过4个多小时的忙碌,顺利完成了这些人员的流调工作,庞丽敏等人在1月10日凌晨1点多回到宿舍休息。刚躺下不到半个小时,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指挥部又派来新的流调任务。“当时室外零下十几摄氏度,大家穿上衣服就往外走,舍不得耽搁一点时间。”庞丽敏说,时间就是生命,多抢一秒钟,就有可能阻断更多的传播可能性。 除了艰辛的付出,这些医护人员也在异地他乡收获着感动。“1月7日晚,暖气坏了,宿舍温度一度降至0摄氏度以下,冻得大家把自己埋进厚厚的被子里。”庞丽敏说,虽然冷,但是藁城人民的行动让大家倍加温暖,维修工人连夜抢修,一直修理到第二天下午,不仅暖气通了,每个宿舍还加装了电源,安装了电暖风。 “每一个冬天都会过去,每一个春天都会到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支援石家庄,与石家庄人民共克时艰、共抗疫情,相信大家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庞丽敏说,也请狮城的家乡父老放心,他们一定在石家庄全力以赴,不辜负家乡人的重托与厚爱。
文章分类:
沧州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