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90后”女孩“国博”担任讲解员
她说,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看到沧州日报拍摄的《沧州纪事》,为家乡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本报记者 申萍 本报通讯员 张浩轩
“40年来农村改革成就辉煌,农产品告别绝对短缺,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日益丰富,农业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日前,由中宣部等单位和部门共同主办的“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厅内,面对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一位年轻的女讲解员面带笑容、游刃有余地讲解着。
她是来自肃宁县万里镇政府的“90后”女孩王斯琪。今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她成为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的讲解员。王斯琪说:“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光荣的任务,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洋洋几千字的讲解词,不允许自由发挥,这对解说员来说是非常考验自身能力的。”
在展厅内,众多听众跟随着王斯琪的讲解参观了第一展区《伟大的变革》和第二展区《壮美篇章》。王斯琪的讲解口齿清楚,节奏把握得当,让观众不知不觉中就看完了两个展区的展览。
“观众通过我的讲解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展览,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变化、伟大成就,我虽然累但是非常值得。”王斯琪说,每天数以万计的观众,近十轮的讲解,长时间的站立,让她感到很劳累。但是看到观众在听了她的讲解后对我国40年来的发展变化流露出赞美之情,她觉得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几千字的讲解词,不允许一个字的错误,而且王斯琪需要一直在行进中讲解,没有展板提示。接到解说任务后,王斯琪开始了“魔鬼式”的训练。她每天清晨四点半起床,然后背词,上下班途中和晚上的时间进行讲解词的记忆,经过连续一周时间的强化记忆,她终于把讲解词背得滚瓜烂熟。
“展区里有咱们沧州的内容呢!”王斯琪说。这是一张青县哈哈腔传承人刘宗发指导徒弟的图片,在《壮美篇章》“希望的田野”单元出现。王斯琪说,看到沧州元素在展览中出现,她特别自豪。当观众问起时,她就会为观众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为传承这项国家非遗,让更多的人喜欢并学习哈哈腔,刘宗发建立哈哈腔免费培训基地,每年暑假招收中小学生学习哈哈腔。“还有沧州日报拍摄制作的视频《沧州纪事》,展示了沧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变,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现在高速发展的沧州。”王斯琪说,“虽然我不负责那个展区的讲解,但我为咱们沧州取得的发展成就自豪。”
展览中,一张张图片讲述着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很多像刘宗发这样的人,他们普通但却有梦想,为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他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巨大力量,成就了伟大的变革。
王斯琪说,经过20多天的讲解,她对祖国40年来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到祖国越来越强大,“真心地向深耕在一线的工作者致敬,为祖国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