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官微:jinribohai521

汉代庖厨俑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1-02 11:15来源:沧州日报

“庖厨”,是对我国古代厨房、厨师的统称。庖厨俑,按照现在的职业称谓,也就是厨师。珍藏在沧州博物馆的这座庖厨俑,高24.5厘米、宽12厘米,重1153克,于2006年在献县后孙庄汉墓出土。其头戴平巾帻,身前置一案俎,双手扶案呈操作状。

厨师头戴巾帻而不着冠,是因为在汉代,头上所戴冠、巾、帽、冕都是区分身份标志的,身份低下的人是不能戴冠的,汉代的厨师地位不高,头戴平巾帻是其社会地位低的体现。这类题材的陶俑作品屡有发现,它反映出当时汉人的饮食习惯与富有阶级对于“食”的讲究,也是中国古代厨师及传统烹饪料理的真实写照。

俑分为人物俑和动物俑两类。俑的质地十分丰富,木、石、陶、瓷、铅、铜皆有发现。随着人殉制度的逐渐衰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俑成为墓葬中十分重要的陪葬品。汉代厚葬之风盛行,俑成为随葬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墓葬中出土的俑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人物塑造姿态万千,人物俑依照职业原型可以分为武士俑、侍从俑、劳作俑、伎乐俑、庖厨俑等,种类十分繁杂,造型古朴生动。

汉代厚葬之风盛行,据《后汉书·明帝纪》记载:“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于一奠。”可见当时人们争相厚葬,不惜倾家荡产。之所以如此,是与当时的思想观念分不开的。据《盐铁论》载:“厚资多葬,器用生人”,在丧葬过程中,陪葬器物要与生前一致,以保证墓主在地下可以尽情享用。

张亚君



声明: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理管理办法 今日渤海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7-3155727
c 2015-2017  今日渤海网-沧州报业集团主办 备案编号:冀ICP备10008322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17

http://beian.miit.gov.cn

技术支持:河北欧米软件有限公司